免费小说全集大宋:从词曲开始纵横文坛张唐卿张桂山_大宋:从词曲开始纵横文坛(张唐卿张桂山)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
军事历史《大宋:从词曲开始纵横文坛》,主角分别是张唐卿张桂山,作者“骑驴”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一睁眼,老父亲躺在身边,家徒四壁,连饭都吃不起。这不是艰苦年代,这是大宋,那个繁华落尽的大宋。果真是什么时候都有穷人啊……看着那些小有名气的文人,他心中泛起了一丝涟漪,他要接受命运吗?当然不!且看他如何作词论赋,纵横文坛!玩转大唐,拿下文魁!…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骑驴”创作的《大宋:从词曲开始纵横文坛》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张增润点了点头说道:“你父亲想当教书先生的事情,我知道了,让你父亲安心等几年,待老夫教不动了,自然是你父亲的差事”“谢谢六叔公”张增润虽然是张增贤的亲弟弟,但他并不是长子长孙,所以家境并不能和他的二哥相比,只能说达到了小康生活吧,所以,他还舍不得族学里的差事但张增润毕竟已经年过六十了,也教不了几年了再说了,张家的族学教了一二十年,除了张增润和张桂山中过举人外,其他人也就是识得字而已,所以,…
免费试读
“王家小姐买下的叫爱莲砚,你这方砚台叫什么?”
打瞌睡有人送枕头,这么好的宣传机会,如何会放过去?
“这方砚台叫做红梅,乃是来自于一首本人的拙作,砚台和诗词珠联璧合。”
人群中又爆发出一阵议论声,又有一首词?这首词能不能达到爱莲说的地步?
“张公子,可否让小生一观诗词全貌?”
张唐卿摇了摇头说道:“不不,谁买下这方砚台,谁就能第一个看这首绝佳好词。”
“没看,我怎么知道是绝佳好词?”
“我张唐卿用信用保证,水平不低于爱莲说。”
“轰……”
人群中炸了。
“张公子,我出一百贯。”,有人大声喊道。
“我出一百一十贯。”
“我出……”
张唐卿眼珠子一转,我靠,拍卖的雏形出来了。
张唐卿立刻制止了纷纷出价的书生,大声说道:“好文章能活死人而肉白骨,虽然唐卿不才,文章诗词还达不到活死人肉白骨的程度,但毕竟是绝佳好词,因此,我决定,一个时辰后竞价,谁出的价格高,这首绝佳好词和红梅砚就属于谁。”
张唐卿把消息放出去后,就一屁股坐在了书信摊子上。
朱文英浑身颤抖着,给张唐卿倒了一碗茶水,“张公子,您喝茶。”
“我能租用你的摊子吗?”
“您太见外了,什么租用?借给您用了,您喝茶。”
张唐卿把红梅砚摆到书信摊子上,打开包裹的麻布后,一方雕花镂空的砚台出现在众人面前。
众人齐齐的吸了一口凉气,据传,红莲砚乃是用最垃圾的红丝石所雕刻,都卖了一百贯,极品红丝石要花多少钱?
有人摸了摸自己的荷包,发现钱带的不够,立刻拔腿就跑。
张唐卿看着飞奔而走的人,开心的笑了起来,相信一个时辰时间,肯定能传遍益都县的士子群,人只要多了,参加竞拍的人就多,价格自然就越高,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随即,张唐卿叹口气,现在大部分举人已经去了京城应试,否则人数会更多。
王家,王曾第三房续弦夫人和女儿王柔正在绣花,丫鬟婵儿跑了进来。
当看到夫人也在的时候,婵儿立刻站住了脚步。
“婵儿,跑什么?”,王夫人大声训斥道。
婵儿乖巧的吐了吐舌头,没敢说话。
“母亲,婵儿还小,莫怪她。”
王夫人瞪了王柔一眼说道:“也就你宠着她,早晚宠成麻烦,不知礼数。”
“婵儿,什么事情?”
婵儿立刻笑着说道:“小姐,张唐卿出现了,又在卖砚台。”
王柔本不以为意,当听到是张唐卿后,立刻坐直了身子,“可是爱莲说张唐卿?”
婵儿狠狠的点了点头,“就是他,还是在南阳河边上,今天他打算卖一方叫红梅的砚台,还有一首绝佳好词。”
“红梅?”,王夫人问道,“难不成和你买的红莲是一对?”
“女儿不知,母亲,我想去看看。”
王夫人看着王柔兴奋的表情,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自从王柔的未婚夫暴毙后,这是她第一次露出真心的笑容。
王夫人笑着抚摸着王柔的头说道:“柔儿,去吧,凡事有我呢。”
王柔立刻站起来向王夫人施了一礼说道:“谢谢母亲,我买了砚台就回来。”
“哎,多带点钱。”
“足够了,我有五百贯呢。”,在王柔看来,上个砚台一百贯,估计这个也贵不到哪里去。
王柔在自己的闺房里翻箱倒柜了半天,把自己的体己钱装到了身上。
王柔带着家丁和婵儿到南阳河边上时,书信摊子前已经围了至少上百人,益都县的衙役紧张的看着人群聚集,急的抓耳挠腮。
小说《大宋:从词曲开始纵横文坛》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