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知县是几品官员,清朝知县可以晋升为知府级别官职吗

点击阅读全文

清朝知县能不能晋升为知府?

在清朝的行政体制划分当中,知县跟知府属于上下级别的关系。

在清朝乾隆以后,官阶逐渐成型的情况下,知县属于正七品官,如果是京县知县,就是正六品。

所谓京县知县,不是说单指北京周围的县城,而是特指大兴、宛平、沈阳三个县。大兴、宛平是北京国都周围的县,沈阳是清朝陪都。而知府属于从四品官阶。

如果是按照清朝理论划分来说,知县升任知府,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理论升迁中,也应该如此。但在实际升迁过程中,却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种复杂主要是跟两个方面有关系,一个是清朝知府这个职位的重要性。

清朝的时候,朝廷对知府特别重视,甚至在官员任免上需要由皇帝亲自考核人选。雍正时期,雍正皇帝就经常亲自过问知府官员的人选。

朝廷如此重视,其实不难理解。清朝的时候,知府承担的政务非常繁重。从财政、钱粮、赋税、教化地方,甚至推行教育、兴修水利等,都需要由知府直接承担。

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知府需要有非常丰富的实际处理实际政务的经验。

在清朝的行政体制当中,省一级的总督、巡抚是不负责处理地方上实际政务,他们主要依靠公文催促底下官员处理。所以,知府的人选,经常是关系到朝廷政策的实施效果。

在知府的人选当中,主要是督抚一级的官员举荐,以及吏部官员的选拔,还有依靠官员资历进行选拔。

一般来说,知府的人选常常会从地方上选拔考核比较优秀的官员当中遴选出来,而选拔范围一般是比知府官阶稍低的同知一级的官员,或者是同级别的京官。这个在不同时期也有区别。

雍正时期,朝廷经常会把能力比较强的京官调任到地方任职,这个时候,知府的人选就会主要来自京官了。

而乾隆时期,会倾向于把能力较差的地方官调任到京官任职。但总体而言,朝廷仍是倾向于让优秀的官吏去担任知府。

从这一点,就可以把很多知县的升迁之路卡住了。从官阶上,知县似乎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升迁到知府,到如果他们的考核没有通过,达不到朝廷的要求,自然也就跟升迁无缘了。

而且,从知县到知府,正七品到从四品,还有多个门槛要跨过,稍有不慎,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是罢官辞职,乃至锒铛入狱,可谓步步惊心。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除了由于对知府的严格要求以外,导致知县升迁之路的艰难外,随着清朝中后期官场官员的冗员现象越来越严重,升迁也越来越难。

清朝开国的时候,由于人才短缺,那个时候对官员的要求有放弃,官场上也有足够的职位可以让这些官员,以及从各个途径被提拔到官场的人任职。

但是到了清朝中后期,想要当官的人越来越多,可是官场的职位总是有限的。这种矛盾下,就出现很多人哪怕获得了当官的资格,也没有官职可以担任。

到了清朝中后期,很多人连知县都混不上。因为想要获得一个当官的名额实在太难。

如此艰难的当官途径,自然让很多人无法升迁。再加上后期朝政腐败,即便是有很多有才能的人也无法升迁。

如果没有足够强硬的关系,即便是那些科举正途出身的官员,也可能一辈子都是知县官职,无法升任知府。

如此种种情况,也造就了后来清朝官场的种种怪现象,令人笑之。

“知县掌一县治理,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立教。”——《清史稿》

清代地方档案中保存了大量的州县官官衔信息,随着地方档案的逐渐开放,人们所能查到的史料也日益丰富。这一点,在影视剧中便有所体现。

譬如说,人们在看一些清代古装戏的时候,会看到知县、县丞、主簿、等官员各方面都极为考究,这些官员在一县之地各司其职,从金字塔的底层维系着整个系统的运转。

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制作人员对清代古装戏也越发考究,无论是服饰装束方面,还是官员性质、迁调变化以及任职环境等等,都越来越注重细节。

正因如此,有些清代古装戏才会得到网友的盛赞。不过,有些人可能会好奇,就是清代一个县到底有多少正式的编制?各职官和现在相比又类似于什么样的岗位呢?

正式编制

事实上,所谓正式编制就是直接吃朝廷俸禄的官员。就比如说前面所说的知县、县丞、主簿等职官,这都是清代的正式编制。那么,一个县的正式编制有多少人呢?其实,这个数字并不确定。

之所以说这个数字并不确定,并不是说其在编人员不固定,而是各县的情况不一样,在编人员也不一样。因为清代有一千三百多个县,有的县很小事务也足够清闲,这种情况下一个县的在编人数就比较少,而有的县不仅大而且地处要地,这种情况下一个县的在编人数就比较多。

虽然说各县情况不同,在编人数名额不同,但总体而言也大致差不了多少。通常,按照一县之地的编制人员情况如下:

知县1人,乃是是一县的最高长官。而后县丞1人,负责整个县的粮马、赋税、巡捕等事务,是辅佐知县的一个实权人物。另外,主簿也是1个人,职责跟县丞类似,与县丞分管粮马、赋税、巡捕等事务。

当然,主簿级别比县丞低一级,处于一种协助县丞管理事务的状态。此外,在县丞和主簿之下还各设攥典1人,职责类似现在的助理、秘书。除此以外,一县之中还设典史1人,负责掌管一县的缉捕、监察狱囚等治安事宜。

这些是由吏部铨选并由皇帝同意任命的,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除了这些,还有分管某一区域的巡检,分管驿递的驿丞,分管税收的税课司大使,分管教育工作的教谕等等,这些都是由知县派出的官员,都属于杂职官。当然了,虽然他们都是杂职官,但也属于正式编制当中。

因此,清代具体到某一县,其正式编制人数大约在10人到20人左右。其人数多寡,根据各县情况不同人数有所浮动。

官职对照

知道了清朝一县的正式编制,现在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其官职的具体情况,跟现在相比的话,是如何对照的?

知县,清代的知县是一县之长,是正七品官员(首府知县为六品),掌管着整个县的所有事务,因此对照一下就会发现它跟现在的县长县委书记非常类似。而正八品的县丞,作为一县之中的二把手,则跟现在的常务副县长职权类似。

至于县丞下面的正九品主簿,则跟常务副县长之外的副县长职权类似,分管事务的范围只是县丞 所掌事务的一部分。然后攥典的话,就是常务副县长或者副县长的助理了。

至于典史,这个职官跟现在对照则不太明确,执掌司法方面类似于政法委书记,但又掌管缉捕和监狱,职责跟县公安局局长类似。至于巡检,是由知县派到某一区域分管事务的,跟现在的乡镇派出所所长很类似。

至于分管驿递的驿丞,从职权上来看,也就跟县交通局局长沾点边,但具体事务可能还有所差别。而分管税收的税课司大使,大致类比一下现在的县税务局的局长。分管教育工作的教谕,从职权上来看跟县教育局局长大致相同。

当然了,这些职官的对照类比不太确切。知县、县丞、主簿作为一县之中职权最大的三位,还比较容易跟现在的岗位类比,但其他职官因古今差异太大的缘故,就不好类比了。

衙役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会说了,怎么说了那么多,影视剧里面非常常见的衙役都没有说呢?事实上,所谓的衙役,即为县衙的仆役,其地位属于最底层的工作人员,而且还不是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

像大家所熟知的捕快,就是县衙的衙役。捕快负责的工作就是缉捕,破案,跟现在的刑警职责相差不多。除此之外,衙役还有皂班、快班、民壮三种。皂班通常被称为皂隶,相当于护卫,影视剧中升堂时喊“威武”的就是他们。快班通常被称为快手,通常执行的是传讯、巡夜等工作。

至于民壮,则有健壮的百姓充当,属于杂役的一种,负责征税、看护等各种杂物。除此之外,像夜里打更的更夫,监狱的守卫小兵等等,都是没有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当中除了一些特殊的情况之外,大多数都像“临时工”一样,只是有个身份。

因此,大家别看影视剧当中捕快特别威风,但其实他们的地位在整个体系当中,基本上处于最底层了。至于这些不在编制的公务人员,人数大概在百人左右。不过,由于清末贪腐严重,往往一县之地的在编、额外、挂名等公务人员数量几乎可以多达数千甚至上万的规模。

窥一斑而知全豹,由此可见清王朝后来有多腐朽了。

结语

事实上,清代一个县衙的规模和人数跟其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有着极大的关系。像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光凭县衙的一些在编人员是忙不过来的,因此自然要招收大量的“临时工”帮忙处理相应的公务。

至于人少的地方,由于赋税相应也少的缘故,自然请不了太多的“临时工”。

                       
上一篇 2023年3月21日 am7:59
下一篇 2023年3月21日 am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