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为什么要杀韩信的原因,吕后和萧何杀韩信的历史真实原因
萧何在当年大力举荐韩信,让韩信拜将,为什么最后却骗韩信被杀?
其实,萧何骗杀韩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萧何迫不得已,二是萧何为了大汉江山的安稳。
接下来,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历史情况。
萧何杀韩信的原因
萧何忠于刘邦:萧何善于识人,他觉得刘邦气宇轩昂、风骨超群、言谈举止胜过他人,具有大富大贵之相,所以他心甘情愿保护刘邦、效忠刘邦。
萧何需要自保:吕后告诉萧何,韩信准备谋反,萧何大吃一惊。韩信是萧何追回来的。韩信谋反,首先让人想到,萧何很可能是同伙。因此,萧何首先想到吕后是不是要对自己追责、问罪。为了保护自己,萧何必须为吕后献计,而且必须献上一招致命的毒计。
萧何审时度势、顺应大势:回想一路发展历程,刘邦战胜韩信是必然结果,只是时间早晚而已。纵使韩信拥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才能,但是,在刘邦跟前,韩信充其量只是一颗能量巨大的棋子。
萧何诛灭韩信
汉十年,刘邦亲征陈豨。韩信称病未出,却暗中派人与陈联络,家臣告密,坐镇京城的吕后想召见韩信,又怕他拥兵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计策。解铃还须系铃人,毕竟萧何老谋深算,他派人传旨韩信,声称陈豨已经被捉拿斩杀了,列侯、群臣都要进宫朝贺。萧何欺骗韩信道:“你尽管有病在身,也得勉强进宫朝贺,以免皇上生疑。” 可怜韩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踏进宫门,即被吕后预伏的刀斧手劫持捆绑,架至长乐宫悬钟室,身首异处了。他喟叹道:“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竟被妇人小子所欺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诛杀了韩信一家三族。这就是败也萧何。
萧何的介绍
早年入仕秦朝,担任沛县主吏掾,辅佐沛公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接收了秦丞相府、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全国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起到重要作用。
楚汉之争时,留守关中,打造汉军的巩固后方,输送士兵、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西汉建立后,担任相国,史称“萧相国”,册封酂侯,名列功臣第一。采摭秦朝六法,制定实施《九章律》。
主张无为而治,采用黄老之术,休养生息。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辅佐汉惠帝。

韩信的介绍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泗水郡淮阴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一说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兵家四圣”,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

第一,萧何帮助吕后骗杀韩信是迫不得已。
刘邦取得天下后,并不放心跟随他打天下的功臣,功劳越大越是如此,“开汉三巨头”更是如此,就连刘邦自己都说过:
“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安抚百姓,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连军百万,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然,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也!”
如果这三人不忠心,刘邦的天下就会陷入危机。所以,当项羽被杀后,刘邦首先就是把齐王韩信改封为楚王,以削弱他的势力,后来又把他贬为淮阴侯,软禁在长安。
刘邦外出平叛,吕后为了除掉韩信,让萧何写信给韩信,把韩信骗到宫中,最终将他杀死。
当时,萧何作为“开汉三巨头”之一,也是刘邦眼中的“危险人物”,韩信已经被软禁,张良主动隐退,如今剩他自己了,吕后让他写信他能不写?如果拒绝岂不是说明自己有异心?
萧何骗韩信,实属不得已,就连他自己,为了自保,从来不贪污的萧何也只能自污其身,派人在刘邦回来的路上圈占土地,主动招致百姓的厌恶,从而使刘邦放心。

第二,萧何骗杀韩信,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大汉江山的稳固。
我们无从获取当时萧何的具体心理活动,但我们可以推测,萧何是个何等聪明的人,他不愿和吕后同谋杀韩信,以他的聪明才智完全可以找一个其他的借口。
但萧何最终选择遵从吕后,这可能还有一个原因。
这个原因就是,萧何是从大局出发,他不想刚刚建立的大汉江山再出变故,如果韩信不死,万一哪天他真的造反了,天下必将再次陷入大乱。韩信只要活着,就是个不安定因素。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我们经常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是因为萧何是韩信的伯乐。
如果没有萧何夜下追韩信,没有萧何在刘邦面前全力推荐韩信,韩信就不会被刘邦封为大将军,更不会有后来的大汉王朝。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韩信明知道去宫中是个陷阱,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进宫,因为写信让他进宫的是他的恩人萧何,他必须去做,就像他回报漂母一样,韩信也因此被吕后所杀。
韩信的成功离不开萧何的极力推荐,韩信的被杀也因萧何所致,这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由来。

一个伯乐要把他的千里马骗杀,我们可以想象得出,萧何当时骗韩信进宫时,心里是何其的矛盾、纠结和痛苦。
只可惜,时势所迫,萧何无法选择拒绝,只能昧着自己的心,把韩信骗进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