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打进长安比考进长安容易:完本+后续+番外(林风周明远)全文林风周明远阅读无弹窗结局_林风周明远+结局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听说打进长安比考进长安容易:完本+后续+番外)
军事历史《听说打进长安比考进长安容易》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蜜君好”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林风周明远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在这个卷的不行的时代,每个人为了学历挤破了脑袋,这么多人就为了那一张毕业证书,费劲了心,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
军事历史《听说打进长安比考进长安容易》是由作者“蜜君好”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林风周明远,其中内容简介:”柳文彦压低声音,“他们说生员必须用‘官造笔墨’,用碳条就是‘藐视朝廷规制’,抓到要罚钱的。”林风摸了摸下巴。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用不起好笔墨,连用碳条写字都要被刁难。“我有办法了…
阅读最新章节
糙米的香气在破庙里弥漫时,周明远正用一根枯枝在地上写字。
他写的是《论语》里的句子,笔画苍劲有力,只是缺了砚台和宣纸,总显得潦草。
“老先生的字真好。”
林风蹲在旁边看,真心实意地赞叹。
他练过几年硬笔书法,看得出这毛笔字的功底有多深厚。
周明远苦笑一声,把枯枝扔在地上:“空有笔力有什么用?
连像样的笔墨都买不起。”
柳文彦接口道:“何止买不起,就算买得起,还要交笔墨税呢。”
他卷起袖子,胳膊上包扎的布条己经渗出血迹,“昨天我们就是去买碳条,被税吏拦住勒索,争执起来才被他们的狗追。”
“买碳条还要交税?”
林风皱眉。
碳条就是烧黑的木炭,用来写字代替笔墨,这也要征税?
“长安的税目多如牛毛。”
周平瘸着腿走过来,往火堆里添了块柴,“纸要交‘文房税’,墨要交‘烟煤税’,就连我们这些生员,每月还要交‘束脩捐’,说是给学官的俸禄,其实都进了贪官的腰包。”
林风想起昨天在西市看到的景象,绸缎庄的老板笑脸盈盈地给官吏塞红包,粮铺掌柜对着账本唉声叹气,原来这繁华盛世的背后,藏着这么多苛捐杂税。
“那我们用碳条写字,他们怎么知道?”
林风突然问。
“税吏会挨家挨户查的。”
柳文彦压低声音,“他们说生员必须用‘官造笔墨’,用碳条就是‘藐视朝廷规制’,抓到要罚钱的。”
林风摸了摸下巴。
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
用不起好笔墨,连用碳条写字都要被刁难。
“我有办法了。”
他站起身,往庙外走,“你们等着。”
半个时辰后,林风背着一捆树枝回来,胳膊上还沾着黑灰。
他把树枝扔进火堆,等烧得差不多了,用木棍扒出来摊在石头上晾凉。
“林风哥,你烧这些柴火做什么?”
狗剩凑过来问。
“做‘免税碳条’。”
林风神秘一笑。
等树枝完全冷却,他捡起一根用手一掰,外层的焦黑剥落,露出里面紧实的炭芯。
他又找来几块光滑的石板,把炭芯在上面打磨,很快就磨出了细滑的碳粉。
“这是……” 周明远惊讶地看着他手里的碳条,比市面上卖的更黑更硬。
“税吏不是说碳条不合规制吗?”
林风拿起一根打磨好的碳条,在墙壁上写字,笔画流畅,比普通碳条清晰得多,“咱们把碳条做得像墨锭,他们还怎么挑刺?”
他又找出几块破布,把碳条仔细包好,外面再裹一层油纸:“这样看起来就像正经文房用品,他们总不能连墨锭都要收税吧?”
周明远眼睛一亮:“这法子好!
既省钱又能避税,林风你可真是个奇才!”
柳文彦立刻拿起一根碳条试写,惊喜道:“比我买的还好写!
林大哥,你这手艺是从哪儿学的?”
“老家学的小技巧。”
林风含糊过去,心里却在盘算更长远的事,“光自己用还不够,咱们得多做些,拿到坊市去卖。”
“卖?”
周平愣了,“税吏要是发现怎么办?”
“咱们不摆摊,找熟客上门。”
林风想起昨天在西市看到的那些小商贩,“坊里不是有很多做小生意的吗?
他们记账肯定要用笔墨,咱们的碳条便宜好用,他们肯定愿意买。”
说干就干。
当天下午,林风让狗剩带着几个打磨好的碳条去坊里打探,自己则和周平继续烧制碳条。
傍晚时分,狗剩兴高采烈地跑回来,手里还攥着几文钱。
“林风哥,真有人买!
张屠户说咱们的碳条记账清楚,一下子买了五根,还说要给我们介绍生意!”
林风接过铜钱,对周明远笑道:“老先生,您看,只要肯动脑子,总能找到活路。”
周明远看着忙碌的年轻人,浑浊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光。
他突然觉得,这破庙里的日子,似乎也没那么难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