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久宁苏平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郑久宁苏平)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丝断之时)

以郑久宁苏平为主角的古代言情《丝断之时》,是由网文大神“江湖盖饭”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点击阅读全文

丝断之时

古代言情《丝断之时》是作者““江湖盖饭”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郑久宁苏平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嫡母张兰走上前,帕子轻轻试过她的鬓角,“一路风尘,瞧这小脸瘦的。”指尖的温软真切,可郑久宁总觉得那温度落不到心底。“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老夫人被人搀扶着,浑浊的眼里淌下泪来…

丝断之时 免费试读

马车里,郑久宁双眼低垂,入了城门,应该很快就到郑府了。

她现在没有“回家”的喜悦和激动,而是满脑的疑问以及对未知的担忧。

她实在好奇为什么郑青云会在这个时候把郑久宁接回来,蛛影的人究竟做了什么,一会儿被怀疑了怎么办?

没多久,马车碾过青石板路的声音渐歇,车帘被车夫掀起时,郑久宁先闻到的是芙蓉花香,浓郁的香味使得整个人都清醒了。

她扶着丫鬟的手下车,仰头便看见门楣匾额上明晃晃的大字:“郑府”,在阳光的照射下还闪着金光,简首气派极了。

“宁宁,可算回来了。”

郑青云激动上前,眼眶微微发红。

她顺着声音目光下移,撞进了他含笑的眼。

他声音里的热络像炉上刚沸的水,腾着白气,烫得郑久宁指尖微缩。

嫡母张兰走上前,帕子轻轻试过她的鬓角,“一路风尘,瞧这小脸瘦的。”

指尖的温软真切,可郑久宁总觉得那温度落不到心底。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老夫人被人搀扶着,浑浊的眼里淌下泪来。

郑久宁屈膝行礼,温柔道:“见过祖母、父亲……母亲。”

风掀起她鬓边的碎发,露出张素净得惊人的脸。

眉似远山黛,眼如秋水横波。

明明是简单的发髻,偏衬得脖颈又细又白,站在那儿,倒像株被雨水洗过的玉兰。

郑青云定在原地,上下打量,一别多年,当年那个常常黏着自己的小女孩己经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不由得眼眶湿润,感慨道:“宁宁长大了,跟你娘年轻的时候真像。”

哈?

先前的妆容是带着点巧思的,刻意突出一些郑久宁五官的特点,目的就是李嬷嬷觉得熟悉,待坐上了郑府的马车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而现在……她根本没有上妆。

郑久宁表面含笑庆幸,但内心白眼快翻到天上去了:“你再仔细瞧瞧,真的像吗?

还是你自欺欺人,连柳文芝年轻的模样都忘记了。”

老夫人激动上前,拉过她的手不放,目光定定停在她虎口的小痣好久,眼里的泪水就快要夺眶而出了。

“祖母老了……”郑久宁伸手轻轻揩去老夫人脸上的泪水,声音可亲,带着点小孩子家的乖顺。

老夫人轻轻拍了拍郑久宁的手,目光里满是慈爱,笑道:“宁宁长大了,祖母就老了。”

接着,老夫人问起苏平的日子,又絮絮叨叨地说起家里的事,郑青云在一旁时不时插句话,张兰则让嬷嬷赶紧去备些吃的。

波涛汹涌的爱意如海水般奔腾而来,郑久宁没有拒绝,而是安静的呆站在那里,任由他们的爱意布满全身。

眼角的余光里,站着的一个身穿锦绣华服的少女。

十西五岁的模样,眉眼长得像极了嫡母张兰,她应该就是郑青云的小女儿郑锦玥。

只是那双眼睛里的东西,跟她当初在金陵时从一个小姑娘那里见过的一样。

就是这样的眼神,带着被惊扰的怨怼,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好像她郑久宁不是回来的,而是来抢什么的。

门口的寒暄说了足有一炷香的功夫,日头都移了半寸,张兰才想起什么似的:“瞧我,光顾着说话了,累了吧,快去歇歇。

莲儿,领大小姐去听竹院,我让库房把新做的衣裳挑几身去,还有首饰匣子,也挑些素雅的备着。”

“有劳你这么费心了,阿兰。”

老夫人看向张兰的目光里有些感动。

张兰将手轻轻搭在老夫人肩上,笑着回应:“应该的。”

郑久宁跟着莲儿往里走,身后还传来张兰叮嘱的声音:“让厨房炖点燕窝,她刚回来,身子怕是弱……”她垂下眼帘,遮住眸底的情绪,心里止不住地想:“怎么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质疑呢?

刁难呢?

……这也太顺利了吧。”

看来,第一关算是过了。

只不过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张兰的态度,话说刻意伪装的善意她一眼就能看穿,但是今天她也迷了。

按照她之前的阅历来看,庶女回家,嫡母怕是会有一万个不爽。

郑久宁总觉得今天应该会跟嫡母来一场“唇枪舌战”,没想到……先前准备的一些恶心人的话语竟然一句也没用上。

是张兰本就不是她想象中的那样,还是张兰伪装的本事太过强大?

深宅里的汹涌,从来不只一副面孔,目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她亦步亦趋地跟在莲儿后面,穿过前堂,再往前走了一会儿,就看到了“锦苑”的匾额。

锦苑?

莲儿连忙解释:“这是二小姐郑锦玥的院子。”

郑久宁望进去,本应是菊黄蟹肥的季节,锦苑里却堆着半架荼蘼,墙根下甚至开着几丛应在暮春才有的粉白芍药,花盆皆是冰裂纹的官窑,一看便知道价值不菲。

她认出那几株白牡丹,是之前在金陵杨家的花圃里见过的珍品,据说一株就要二十两银子,而且极难养护,寻常人家养在暖房里也难开得这样齐整。

可此刻,它就那样招摇地开在郑锦玥的院子里,像一堆堆堆砌起来的锦绣。

锦绣耀眼,郑久宁的双眸却更深沉了,她深吸一口气,胸腔里像堵了团浸了水的棉絮,她不由得为那位真正的郑大小姐感到心酸。

跟着莲儿往前走一段路,就来到了“听竹院”。

她慢慢走进去,眼前的场景跟记忆里的话一一对上。

“我们住的地方,有一个小池塘,塘边种着一丛丛不同的竹子,不认识是什么品种,但都并不高挑。

塘边铺着青石板路,路侧种着一些花草,春天的时候特别好看。”

郑久宁会心一笑,心里默念,像是回应:“菲白竹、玉山竹、米竹、箬竹、佛肚……墙角还种有一些梅树,冬天的时候开花特别香,不知道还在不在。”

“还在。”

进了正屋,一股淡淡的熏香扑面而来。

屋里的陈设不算奢华,却处处透着精巧。

迎面靠墙摆着一张梨花木长案,案上放着只哥窑笔洗,旁边立着个笔架,架上悬着几只狼毫。

郑久宁能想到当初那个小女孩就是在这里被母亲逼着练字,一副淘气的模样。

可惜,世事无常,要是她在这怕不是有物是人非的感慨。

郑久宁进了房间,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拔步床,床檐挂着浅粉色的帐幔。

床前摆着一张梳妆台,胭脂、香粉、首饰……己经摆得满满当当。

莲儿掀开帐幔,笑道:“大小姐一路劳累,先歇会吧,晚些我再送点心过来。”

郑久宁点点头,目光扫过屋里的陈设,眼眸情绪又深了几分。

父亲的热情,嫡母的温婉,老夫人的垂怜,郑锦玥的敌意,还有这从未变过的听竹院,像一幅精心描绘的画,处处妥帖,却处处透着刻意。

她忽然笑了笑,眼底却没什么暖意。

他们是想告诉自己,她从未被忘记?

还是想让她知道,这府里的位置,从来都为她留着?

又或者只是愧疚之下,图的心安?

郑府这方天地,究竟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3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