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时光里的迷彩勋章林知意林知远最新推荐小说_完结版小说推荐重启时光里的迷彩勋章林知意林知远
热门小说《重启时光里的迷彩勋章》是作者“棉花絮语”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林知意林知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35 岁的林知意在车祸瞬间,带着对龙凤胎的牵挂与半生遗憾闭上了眼。再次睁眼,她竟重生回到 2002 年那个改变命运的夏日 ——12 岁的她正经历单侧突发性耳聋的初兆,而前世的拖延让她左耳永久失聪,更错失了军校梦、蹉跎了婚姻。这一次,她攥紧重生的契机,顶着母亲的质疑强行就医,在黄金治疗期内挽救了听力;瞒着家人独自奔赴少年军校夏令营,用汗水与坚持赢得录取通知书,走出改变命运的第一步。省重点高中的日子里,她平衡学业与军事训练,在 800 米跑道上摔倒爬起,在靶场上用右耳捕捉弹道,在暴雨夜翻墙时骨裂仍不放弃,一步步靠近绿军装的梦想。在这里,她遇见了沈砚 —— 那个前世让她牵挂一生的男人。从战术沙盘前的默契推演,到实弹投掷时的旗鼓相当;从 30 公里拉练时的雨中姜汤,到丛林生存时的生死相托,两人从对手成战友,在硝烟与汗水中滋生情愫。面对月考淘汰制的压力、耳疾复发的考验、红蓝对抗的负伤,她从未退缩,用信念证明:身体的缺憾挡不住意志的锋芒。当国防科大的录取通知书到来,当沈砚的边疆调令下达,当两心在星空下坦诚告白,林知意终于明白:重生不仅是为弥补遗…
小说《重启时光里的迷彩勋章》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棉花絮语”,主要人物有林知意林知远,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助教的教鞭僵在半空,旁边正在装弹的学员们都停了动作。这己经是她今天第三个十环了,要知道三天前她还因为找不准方位打脱了靶。休息时,几个男生聚在树荫下窃窃私语。穿迷彩服的高个子男生赵磊把弹壳往地上一磕:“我看她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哪有人持枪把耳朵贴枪托上的?肯定是姿势不对蒙混过关…
阅读最新章节
晨露还挂在靶场的野草上时,林知意己经趴在了射击位。
她把右耳紧紧贴着 95 式的枪托上,枪身与肩膀的夹角比标准姿势小了五度,左手托着护木的力度明显比其他学员更沉。
“林知意,姿势又不对!”
负责纠正动作的助教皱着眉走过来,手里的教鞭在她后背虚晃一下,“枪口抬高两指,枪托别贴那么紧,会影响瞄准精度。”
林知意没动,只是透过准星盯着百米外的靶心:“报告助教,我的左耳听力受损,这样能减少声源误差。”
她扣动扳机,子弹呼啸而出,靶纸上传来沉闷的撞击声。
报靶机很快亮起红灯 —— 十环。
助教的教鞭僵在半空,旁边正在装弹的学员们都停了动作。
这己经是她今天第三个十环了,要知道三天前她还因为找不准方位打脱了靶。
休息时,几个男生聚在树荫下窃窃私语。
穿迷彩服的高个子男生赵磊把弹壳往地上一磕:“我看她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哪有人持枪把耳朵贴枪托上的?
肯定是姿势不对蒙混过关。”
“就是,上次还差点打伤人,现在倒装起高手来了。”
另一个圆脸男生附和着,眼神瞟向正在擦拭枪支的林知意。
这些话顺着风飘进右耳,林知意攥着擦枪布的手紧了紧。
她把分解开的枪管重新组装好,金属部件咬合时发出清脆的咔嗒声,这声音在右耳里格外清晰。
下午的移动靶训练成了导火索。
当赵磊连续三次脱靶时,正好看见林知意又用那个 “怪异” 的姿势命中移动靶心。
他把枪往地上一摔,尘土溅在林知意的军靴上:“教官!
我怀疑她作弊!
她的持枪姿势根本不符合规范,肯定是在耍什么花样!”
秦征教官走过来,眉头拧成了川字。
他盯着林知意的姿势看了半晌,突然开口:“林知意,出列。
给大家演示一下你的据枪动作。”
林知意站起身,在众人注视下跪在射击位。
她深吸一口气,右手握住握把,左手稳稳托住护木,枪托精准地抵在右肩窝,右耳轻轻贴上枪身。
整个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一丝多余的晃动。
“看到了吗?”
秦征的声音在靶场回荡,“她的左手护木位置比标准姿势后移了三厘米,这是为了抵消听力偏差带来的重心偏移。
右耳贴枪托不是投机取巧,是在用触觉辅助听觉判断弹道。”
赵磊涨红了脸,还想争辩:“可…… 可规定里没说能这么持枪!”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秦征拿起林知意的靶纸,上面的弹孔几乎连成了首线,“战场不会因为你姿势标准就不出现意外。
林知意,用你的方法打十发移动靶,让所有人看看。”
林知意点点头,调整呼吸。
当第一个移动靶出现时,她没有立刻开枪,而是等靶标移动到特定位置,右耳捕捉到靶机电机的轻微声响时才扣动扳机。
十声枪响过后,报靶机依次亮起红灯,十个十环。
靶场鸦雀无声,只有风吹过白杨树叶的沙沙声。
赵磊看着自己靶纸上稀疏的弹孔,羞愧地低下了头。
圆脸男生想捡起地上的枪,却不小心碰倒了弹匣,子弹散落一地。
林知意弯腰帮忙捡子弹,指尖触到发烫的弹壳时,突然想起那个流弹擦过战友胳膊的清晨。
她把最后一颗子弹递给男生,轻声说:“持枪姿势没有标准答案,能保护自己和战友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夕阳西下时,秦征教官把林知意叫到办公室。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旧靶纸,上面的弹孔分布和林知意的惊人相似。
“这是我当年在边境执行任务时的靶纸。”
教官的手指在弹孔上划过,“我右耳受过伤,跟你一样,后来摸索出这套偏头据枪的法子。”
林知意愣住了,看着教官鬓角的疤痕,突然明白那份莫名的亲切感来自何处。
“军人的身体从来不是完美的,但我们的意志可以。”
秦征把靶纸推给她,“明天开始,你用自己的方法带小组训练。
记住,枪是身体的延伸,更是意志的延伸。”
走出办公室时,晚风带着凉意吹来。
林知意摸了摸右耳,那里还残留着枪托的温度。
远处传来晚点名的口号声,整齐的步伐踏在地面上,形成均匀的节奏。
她握紧手里的靶纸,上面的弹孔在暮色中像星星一样闪烁。
这是她用汗水和坚持换来的认可,也是她在军旅路上迈出的又一步。
质疑的声音或许还会有,但她知道,只要手中的枪还在,只要心中的信念不灭,她就能让每一个弹孔都替自己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