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香饽饽,我靠八夫通关苏婉儿张启明免费小说_完本免费小说穿成香饽饽,我靠八夫通关苏婉儿张启明

主角是苏婉儿张启明的精选古代言情《穿成香饽饽,我靠八夫通关》,小说作者是“番茄酱的女神”,书中精彩内容是:林婉儿在饭馆被撞身亡,一睁眼成了大衍王朝小商人苏家独女苏婉儿。原主18岁,因父亲做布匹生意攒了点钱,被镇上好几户人家“求亲”(想让她纳自家儿子为夫),原主不愿,偷偷跑出去时摔晕,被林婉儿占了身体。林婉儿醒来后,“姻缘通关系统”激活,发布任务并说明规则。林婉儿得知“失败后果”,又发现原主家虽有薄产,但在“女少男多”的大环境下,女性若不尽快确定“夫婿”,可能被官府强制分配给底层男性,只能硬着头皮接任务。…

点击阅读全文

《穿成香饽饽,我靠八夫通关》是作者“番茄酱的女神”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古代言情,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苏婉儿张启明,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此地最离谱的是“女少男多”——女子若到二十二岁还没定下夫婿,官府便会强制把人分给底层男性。说是“为妻”,实则没什么体面可言:对方往往家境窘迫、品行难料,更糟的是数量没定数,运气差些,被分给七八个汉子都是常事,前头多少女子落得凄苦结局,她早有耳闻。前些日子还有县城布商托人来说,以后苏家要的货得加价三成…

穿成香饽饽,我靠八夫通关

穿成香饽饽,我靠八夫通关 免费试读

这几日苏婉儿本来盘算着跟父亲苏北烈去县城进货,可眼下别说进货,家里这布庄能不能撑过这个月都难说。

原主先前接二连三拒了七八户人家的亲事,加上自己刚穿过来拒绝的亲事一共有十来家了。

有那李家那三个儿子,有镇上粮商的儿子,有县城秀才,有镇上爆发富张家三公子,甚至连邻村那个手脚勤快的猎户都被她堵在门口说了重话。

起初只是传她眼高于顶,后来不知怎的就变了味,说她嫌贫爱富、心术不正,渐渐的,连布庄的生意都受了牵连。

苏婉儿心里清楚,自家布庄生意惨淡,症结就在原主先前拒了太多亲事,得罪了不少人家。

这大衍朝本就女少男多,多少男人一辈子都娶不上媳妇,原主接二连三拒婚,自然落了旁人埋怨,连带着布庄也受了牵连。

此地最离谱的是“女少男多”——女子若到二十二岁还没定下夫婿,官府便会强制把人分给底层男性。

说是“为妻”,实则没什么体面可言:对方往往家境窘迫、品行难料,更糟的是数量没定数,运气差些,被分给七八个汉子都是常事,前头多少女子落得凄苦结局,她早有耳闻。

前些日子还有县城布商托人来说,以后苏家要的货得加价三成,说是“担风险”;镇上几家常来扯布的铺子,也悄悄转去了街尾王记布庄。

今早苏北烈去库房点货,站在空荡荡的货架前唉声叹气,母亲李氏红着眼眶往灶膛添柴,气氛沉得人喘不过气。

“婉儿,你爹去跟王掌柜说情了,不知能不能……”李氏端着一碗稀粥出来,话没说完就红了眼圈,“都怪原先是我惯着你,让你性子骄纵,如今才连累了家里。”

苏婉儿接过粥碗,温声打断:“娘,这不怪你。

生意总有起有落,咱们想办法就是。”

她虽嘴上安慰,但心里却在打鼓,哪是一句“想办法”就能抹平的。

正说着,苏北烈回来了,进门就把布巾往石桌上一摔,声音发闷:“王掌柜那老狐狸,说什么‘同行难处’,实则就是看咱们落难,想把镇上的生意都抢过去!

他还说,要是咱们肯把西街那两间闲房让给他堆货,或许能松口……那怎么行!”

李氏急了,“那两间房临街,是当初你爹好不容易才置下的,怎能让给旁人?”

苏北烈蹲在地上,双手插进头发里:“我能不知道?

可眼下库房里的货只够撑七天,要是进不来新货,布庄就得关门!”

院子里陷入沉默,只有风吹过墙头上枯草的沙沙声。

苏婉儿端着粥碗没动,目光扫过院子角落。

那里有间小厨房,是先前原主嫌油烟重,说要改花房,结果堆了半屋杂物,灶台都落了层薄灰。

她忽然想起自己的老本行。

前世她是开饭馆的,从路边摊到快餐店都琢磨过,改良酱料、做便捷吃食本就是她的强项。

古代调料虽少,但油盐酱醋、葱姜蒜总不缺,要是能做些新奇吃食,说不定能另辟蹊径?

“爹,娘,”她放下碗站起身,“布庄的事先别急,我有个主意。

咱们把那两间闲房收拾出来,不开布庄,开个小食铺怎么样?”

“开食铺?”

苏北烈抬头看她,满脸疑惑,“咱们家从没做过吃食生意,镇上己有三家面馆两家包子铺,哪还有咱们的份?”

“不一样的,”苏婉儿走到小厨房门口,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他们卖的是寻常吃食,我卖些新奇的。

比如用糯米做饭团,裹上腌菜肉末,捏成拳头大,赶路的、做工的拿着就走;再做些酸辣粉,用红薯粉煮了,浇上我调的酱料,又酸又辣,保管下饭。”

她边说边比划,把现代便携快餐的思路简化了说:“饭团不用动火,提前做好裹油纸就能卖;酸辣粉煮起来快,配料能提前备着。

咱们用料实在些,价钱定得亲民,镇上人图新鲜,说不定能成。”

李氏半信半疑:“糯米贵着呢,做了没人买咋办?”

“先做少量试试,”苏婉儿笑了笑,“娘,你信我一次。

就算赔了,也不过几升糯米,总比眼睁睁看着布庄关门强。

再说,我这手艺,先前在……在我先前住的地方,试过的,准保好吃。”

她怕露馅,赶紧含糊过去。

苏北烈盯着她看了半晌,又看了看那两间闲房,重重一拍大腿:“行!

死马当活马医!

婉儿你说要啥,爹去给你找!”

“先把这小厨房收拾出来,”苏婉儿指着灶台,“我得先调些酱料试试味。

再买十斤糯米、五斤红薯粉,还有……得多买些辣椒和醋,最好能找点发酵过的酸豆角。”

李氏见丈夫应了,也赶紧抹掉眼泪:“我去烧热水擦灶台!

青荷,去把你家小姐屋里那袋陈糯米拿过来,先淘洗干净泡上。

丫鬟青荷“哎”了一声就往屋里跑,满院的愁绪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忙乱冲散了些。

苏婉儿看着母亲蹲在灶台前擦灰的背影,心里却没松劲。

她只知道怎么做,可古代人的口味能不能接受,能不能真靠这小食铺撑起家,还得看接下来这一步能不能走顺。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