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女配要打翻身仗沈知微顾砚之热门的小说_热门小说在线阅读快穿之女配要打翻身仗沈知微顾砚之
古代言情《快穿之女配要打翻身仗》,讲述主角沈知微顾砚之的爱恨纠葛,作者“一只蛋挞呀呀”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系统 救赎男配 女配 复仇虐渣】绑定“系统”?还是一个个炮灰女配?沈知微冷笑:这什么破结局?让我亲手改写!打脸虐渣、逆天改命、活出精彩,是每个女配应有的结局。看着一个个被自己拯救的男配……嗯,人闷的时候……可以……顺便玩玩感情………
《快穿之女配要打翻身仗》是由作者“一只蛋挞呀呀”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她一边整理着刚送来的几匹新料子,一边小声问道。“往年这种场合,您不是都……”都借口身子不爽利或要静心抄经,能推则推了么?沈知微拈起一朵洁白的茉莉,簪在松松挽起的发髻边,镜中的人影顿时添了几分清雅灵动。“去,这次我是非去不可了。”她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味…
在线试读
辅国公府老太君的寿辰,是京城勋贵圈子里的一桩盛事。
帖子递到礼部左侍郎府上时,沈知微正闲闲地倚在窗边,指尖拨弄着一盆开得正盛的茉莉。
馥郁的香气萦绕鼻尖,她垂眸看着那张烫金洒花、透着世家底蕴的请柬,唇角弯起一抹清浅而笃定的弧度。
“小姐,您真要去?”
今日是丫鬟青杏在一旁伺候。
她一边整理着刚送来的几匹新料子,一边小声问道。
“往年这种场合,您不是都……”都借口身子不爽利或要静心抄经,能推则推了么?
沈知微拈起一朵洁白的茉莉,簪在松松挽起的发髻边,镜中的人影顿时添了几分清雅灵动。
“去,这次我是非去不可了。”
她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味。
“国公府的热闹,也该去亲眼瞧瞧了。”
更重要的是,那背后真正能左右局势的老太君和顾夫人。
这场寿宴,是她计划中,必须踏入的第一个战场。
赴宴前几日,沈府的小书房里灯火常明。
沈知微摒弃了那些华而不实的珍玩玉器,将目光投向了佛龛前那卷母亲常诵的《金刚经》。
她铺开最上等的澄心堂纸,细细研墨,墨汁乌黑沉静,带着松烟的清冽气息。
她摒弃了闺阁女子常用的簪花小楷,而是选用了更显筋骨、笔意内敛的卫夫人楷体。
每一个字都凝神静气,笔锋沉稳而含蓄,藏锋敛锐,却又在转折处透出隐隐的力道。
这抄经,不仅是贺礼,更是她递给老太君的一张无声“名帖”。
抄录完毕,她特意选了最寻常的靛蓝细棉布做封面,素净得如同庵堂之物,只在角落以同色丝线绣了一枚小小的、几乎看不出的“寿”字纹。
这朴素至极的包装,与内里力透纸背的工整经文,形成了奇妙的对比。
当青杏捧着这毫不起眼的蓝布卷轴,眼中满是困惑。
沈知微只淡淡一笑:“贵重与否,不在外物,而在人心。”
青杏无奈,小姐自从晚归那天起,便神神秘秘的。
小翠隐约透露出些意思……原本青杏觉得,小姐是最不爱掺和这等俗事的,可近期的动作,却让她越来越摸不着头脑了……——————赴宴的马车上,嫂嫂看着沈知微笑的意味不明。
“往日不是能避则避,今日怎的愿意同我们出门了?”
沈知微娇笑着挽她的手。
“突然想瞧瞧热闹,不成么?”
秦亦绵点了点她的额头。
“你兄长都交代你了,别趟这趟浑水,你非要去……你也知晓了父亲的打算,这是……没看上?”
前世也是这时候父亲提了那刘举人的事,原身明白父亲的心思,加之并没有任何心仪的男子,便同意了下来,哪知辛苦谋划一番,送那人上了高位,却成了桎梏沈家的枷锁,自己也没得了好下场。
幸好这时,那刘举人还没开始展露出过多的才学,父亲也只是略感兴趣,随口提了一句。
她还有时间。
“总归我也未曾了解过这人,让父亲和兄长再了解一段时间吧。”
沈夫人也觉得在理:“确实也不着急,且让你父兄再看看,毕竟门第是差了些。”
沈夫人知晓丈夫的打算,却也心疼小女儿。
前世沈夫人对刘举人也是不满意的,后来看他仕途顺遂,还满心安慰,后来原身死后,沈夫人一病不起,没多久也撒手人寰了……但如今,很多事,都不一样了。
沈知微也没一口回绝,先拖着,兴许那人还能派上点其他用处。
……老太君的寿宴,辅国公府门前车马如龙,衣香鬓影。
沈知微随嫂嫂和母亲沈夫人,甫一踏入那气派恢弘、仆从如云的门庭,便觉无数道目光或明或暗地投射过来。
她今日的装扮亦是精心考量:一身天水碧的云锦长裙,色泽清雅如雨后初霁,衣料本身的光泽便己是绝佳的装饰。
发髻间只簪了一支点翠嵌珍珠的步摇,行走间珠光流动,清雅而不失贵气。
脸上略施粉黛,通身没有半分张扬,却自有一股沉静从容的气度,在满园姹紫嫣红中,反而如空谷幽兰,格外引人注目。
“哟,这是沈侍郎家的二姑娘吧?”
一位身着绛紫遍地金通袖褙的夫人率先笑着开口,目光在沈知微身上细细打量,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
“生得这般标致水灵,先前怎的藏得这样严实?”
“竟像是画上走下来的仕女,不……比那画上的还多了几分灵气!”
“可不是嘛!”
旁边另一位着秋香色褙子的夫人立刻附和,眼神里也满是惊艳。
“沈夫人好福气啊!”
“这样好的姑娘,莫不是从前舍不得带出来让我们瞧瞧?”
沈夫人心中得意,面上却笑得温婉谦和,轻轻拍了拍挽着自己手臂的女儿的手,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宠溺与无奈:“快别夸她了。”
“这孩子啊,自小性子就懒散安静,最是怕这些热闹场合,嫌规矩多,拘束得慌。”
“往日里我是好说歹说,她才肯偶尔露个面。”
“如今大了,总该出来走动走动,见见世面。”
在场的夫人们闻言皆了然一笑,目光在沈知微身上流转,更多了几分了然与探究。
勋贵之家,娴静懂规矩的姑娘,永远比活泼张扬的更符合当家主母的选媳标准。
雍王世子妃珠玉在前,想必妹妹定也不会输在哪里。
……待到贺寿的队列轮至沈家,沈知微捧着那外表毫不起眼的蓝布卷轴。
莲步轻移,走到主位前。
对着端坐于上、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的顾老太君,盈盈下拜,姿态优雅从容,声音清越柔和:“晚辈沈氏知微,恭贺老太君福寿绵长,松鹤长春。”
老太君慈和地笑着点头,目光落在她手中那过于朴素的“贺礼”上,微微闪过一丝讶异。
国公府寿宴,收到的无不是奇珍异宝、名家字画,用蓝布包裹的物件,还是头一遭见。
她身旁侍立的嬷嬷会意,上前恭敬地接过,轻轻解开布包,露出了里面的手抄经卷。
当那卷轴在老太君面前徐徐展开……澄心堂纸洁白如玉,上面密密麻麻、工整秀雅的卫夫人楷体小字,如同精心排列的珠玉,瞬间攫住了观赏者的目光。
那字迹,沉稳有力,笔锋内敛却筋骨暗藏,透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静与笃定。
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凝聚着书写者全部的心神与敬意,绝非敷衍之作。
更难得的是,通篇数千字,竟无一处错漏涂改,行气贯通,章法严谨,透着一股令人心折的虔诚与功力。
老太君脸上的慈和笑意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动容。
她伸出布满岁月痕迹的手,指尖轻轻拂过那力透纸背的字迹,动作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郑重。
看了良久,身边的人都觉察出了不对劲,纷纷探头,老太君这才缓缓抬头,目光如炬,深深看向依旧保持着行礼姿态、低眉顺目的沈知微,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音:“这字……倒有几分卫夫人的风骨。”
这评价,己不仅仅是赞赏,更带着一种识才的惊叹。
沈知微这才微微抬眸,迎上老太君锐利而探究的目光,脸上并无丝毫得意,只有恰到好处的谦逊与一丝被长辈夸赞的羞。
“老太君谬赞了。”
“晚辈闲暇时,不过临摹过几页卫夫人的旧帖。”
“只得其皮毛,尚未窥得堂奥,实在当不得您如此盛誉。”
她声音轻柔,态度恭谨,将“临摹过几页”说得轻描淡写,却更显其用心之深、天赋之高。
老太君定定地看着眼前这个沉静如水、宠辱不惊的少女,那双阅尽沧桑的眼中,有欣赏,有探究,更有一丝了然。
她忽然笑了,那笑容比方才接受其他贵重贺礼时更为真切、温暖。
“难为你这般细心,也难为你……有这份沉得下心的功夫。”
这份“细心”与“沉心”,显然比任何珍宝都更打动这位历经世事的老人。
沈知微明白,这礼物,送对了。
……散席时,方才那位紫衣夫人还拉着沈夫人的手,意味深长地打趣:“沈夫人,这般品貌才情都拔尖儿的姑娘,你怕是藏不了多久咯!
眼明心亮的人家,可都看着呢!”
这话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几桌的夫人太太们听个分明。
沈夫人笑而不答,只是客气地应承着,心中却己波澜微动。
她不动声色地看向女儿,只见沈知微依旧低眉顺眼,仿佛没听到那些议论,只安静地随侍在侧。
行至雕花月洞门转角处,宾客的喧闹被隔开少许。
沈知微扶着母亲,脚步微微一顿。
前方回廊下,老太君正由顾夫人搀扶着缓缓离去。
夜风送来了老人低沉却清晰的话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精准地落入了沈知微的耳中:“沈家那二姑娘……瞧着气度沉静,心思也透亮,难得是字里行间透着股韧劲儿……倒是个宜室宜家的。”
沈知微的心,在胸腔里沉稳而有力地跳动了一下。
她微微垂下眼睑,遮住了眸底瞬间掠过的精光。
老太君这一句看似随口的评价,分量何其之重?
第一步棋,落子有声。
她清晰地感觉到,母亲扶着自己手臂的手,也微微紧了一瞬。
她明白,回家之后,必不得清闲了。
幸好这场寿宴的“热闹”,她看得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