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完结小说为什么害怕阳光刘欣梅秦地_为什么害怕阳光(刘欣梅秦地)完本小说免费阅读

现代言情《为什么害怕阳光》,讲述主角刘欣梅秦地的甜蜜故事,作者“封读”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一觉醒来,他成了大秦公子扶苏。可偏偏,他患上了怪症——畏光如命。在杀机四伏的咸阳宫,在虎视眈眈的政敌环伺下,这位本该是帝国继承人的扶苏,只能在阴影里步步为营。是在黑暗中苟活,还是以无光之身,搅动大秦风云,改写公子扶苏的宿命?当阳光成为他的禁忌,一场属于扶苏的黑暗逆袭,即将在大秦的权力棋局中,悄然落子………

点击阅读全文

为什么害怕阳光

现代言情《为什么害怕阳光》是作者“封读”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刘欣梅秦地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郑和团队在原型机基础上做了三项改良:1.扩大机身:将机身加宽至1.5丈,增设封闭货舱(可容纳30石货物)或客舱(可坐10名乘客,配备简易座椅与通风窗);2.升级蒸汽机:采用更高效的青铜锅炉,煤炭燃烧效率提升五成,续航延长至2个时辰,可飞行40里;3.加固机翼:在帆布下加装细铁条,增强机翼抗风能力,即…

为什么害怕阳光 精彩章节试读

院长淳于越带着新绘制的图纸赶来,图纸上标注着“蒸汽动力+仿生机翼”的设计:“此前的滑翔机全靠风力,无风便无法起飞;我们可将小型蒸汽机装在机身,带动螺旋桨转动产生推力,再模仿雄鹰的翅膀,把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利用空气浮力让机身升空。”

郑和团队立刻调整方案:机身用轻质熟铁打造,长3丈、宽1丈,底部安装3个带弹簧的轮子(缓冲着陆冲击力);机翼采用“双层木架+帆布”结构,按“上凸下平”弧度固定在机身两侧,翼展达6丈;机身中部安装一台改良版小型蒸汽机,通过传动轴连接尾部的螺旋桨(木质叶片,宽5尺)。

首架“蒸汽飞机”原型机组装完成后,选择在微风的清晨试飞。工匠李墨主动请缨担任试飞员,他钻进狭窄的驾驶舱,启动蒸汽机——螺旋桨开始高速转动,产生的推力带动机身缓缓向前滑行,随着速度加快,机翼下方的空气压力减小,机身逐渐离地,最终升至两丈高空,绕试飞场飞行了半圈后平稳着陆。

“飞起来了!真的飞起来了!”试飞场边爆发出欢呼。经测算,这架飞机最高能飞5丈,最快速度每时辰20里,可连续飞行1个时辰。淳于越立刻将试飞成功的消息上奏刘欣梅,刘欣梅当即亲临科技院,看着停在试飞场的飞机,激动地说:“自此,大秦不仅有陆路、水路,更有了天路!即刻加拨经费,研发适配不同场景的商用、军用、民用飞机!”

商用飞机的研发重点是“载重”与“续航”——需能搭载货物或乘客,且能覆盖中短距离航线(如咸阳至洛阳、江南至岭南)。郑和团队在原型机基础上做了三项改良:

1. 扩大机身:将机身加宽至1.5丈,增设封闭货舱(可容纳30石货物)或客舱(可坐10名乘客,配备简易座椅与通风窗);

2. 升级蒸汽机:采用更高效的青铜锅炉,煤炭燃烧效率提升五成,续航延长至2个时辰,可飞行40里;

3. 加固机翼:在帆布下加装细铁条,增强机翼抗风能力,即使遇到中雨也能平稳飞行。

首架商用飞机“秦运1号”完成后,首航航线定为“咸阳-洛阳”,搭载10包丝绸与5名商人。起飞当日,洛阳城的百姓早早聚集在城外的临时停机坪,当看到“秦运1号”冒着白烟、带着轰鸣声从天际飞来时,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叹。以往从咸阳到洛阳,火车需5个时辰,商用飞机仅用2个时辰便抵达,且货物完好无损,商人王老板兴奋地说:“以后运送贵重丝绸,再也不怕铁路延误或水路颠簸,飞机真是又快又稳!”

国务院随即制定“全国航线规划”:在各省省会与重要城市修建“停机坪”(用水泥铺设,长50丈、宽20丈),设立“航空驿站”,提供煤炭补给与飞机检修;规定商用飞机需按固定航线飞行,每日发布“飞行天气预警”(由各地驿站观测风向、雨量,提前告知飞行员)。

短短半年,全国开通12条商用航线,投入20架“秦运1号”飞机。江南的茶叶通过飞机运往北方,2个时辰便能抵达,比火车快3倍,且能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岭南的荔枝以往运到中原需3日,如今用商用飞机运输,当日便可抵达,中原百姓第一次吃到新鲜的岭南荔枝,纷纷称赞“飞天工具带来的口福”。据国务院经济部统计,商用航空带动的贸易收入,每月达白银10万两,成为大秦新的经济增长点。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10小时前
下一篇 10小时前